文化部和北市府近來為了文資議題,罕見地大動肝火,以新聞稿隔空互嗆。外行人看熱鬧,看出雙方各說各話;內行人卻深知漠視文資的雙方,狗咬狗一嘴毛。
根據文化部的新聞稿,該部推動「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希望協助地方政府進行文資保存,但「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首輪申請時,台北市政府並未提出,經該部邀請後,始提出「療、浴、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計畫」。
關於這點,足以反映出蔡政府「前瞻計畫」的粗糙及草率。文化部為了「前瞻」政績,拼命拉著地方政府提計畫,以「再造歷史現場」。台北市政府不提計畫,文化部還去「邀請」,濫提的結果便是台北市政府自食惡果,原本文化部說要補助2億多,最後核定了1億4千萬,錢不但不夠,北市府還得動用第二預備金。為了中央的前瞻、為了預算的消化、為了文化部政績,北市府配合中央卻碰了一鼻子灰,咎由自取。
台北市政府說你中央要求地方重視文資,但地方政府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文化部說我法令修好了,等於替你磨好了刀,磨好的刀你不用,糟蹋了文資。內行人看來,「文資法」確實如刀,刀鈍了確實需要磨利。但,即使是鈍刀,只要心繫文資,沒錢沒人又有何難!一旦無心於此,即使刀磨得再利、人再多、錢再多,又有何用!
不管鈍刀利刀,人和錢是多是寡,中央和地方始終作秀不做事,無人真正關心文資。文化部說,去年底,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長鍾永豐拜會該部,鄭部長除親自提醒北市府文化局盡速提出申請「文化資產專業服務中心」,該部更已於今年4月核定相關經費補助。乍聽之下,文化部彷彿給了北市府一筆錢,成立了「文化資產專業服務中心」,但根據台北市政府的說法,這筆錢給的是一項計畫,並非是文資專責機構的設置,且文化部只給了90萬,剩下的110萬北市府要自籌。換言之,中央拼命說已把錢給了地方、又給了多少錢、對文資有多麼重視,卻絕口不提它給的錢杯水車薪,無視於地方的實際需求及因地制宜。
柯市長不過一句話,便激起文化部強烈反彈,罕見的以大篇幅新聞稿回批,可見發言者的份量有多麼重要。若換成發言份量不夠的一般百姓,文化部理都懶得理呢。文化部老說政治歸政治,文化歸文化,但從打臉柯市長、細數北市府在文資施政上的種種錯誤,反映出政治如何介入文化,而要文化不受政治干擾、文化歸文化,好難!
沾染政治的文化好骯髒,更骯髒的是明明漠視文資,卻裝出一副重視的模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必須為捍衛文資不力、必須為文資上的失德敗政,負起共同的責任!不管怎樣打嘴砲、賞耳光,誰也別想推諉卸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