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唯一的公立歌仔戲團──蘭陽戲劇團日前因預算遭宜蘭縣議會全數刪除而面臨存續危機,文化部長鄭麗君見狀急撒400萬,希望劇團能永續發展。
面對蘭陽戲劇團的預算遭刪,藝文界看法不一。有人贊成,認為地方政府不需要養劇團,劇團應設法自籌經費,減少對於政府預算的依賴;有人反對,認為蘭陽有其歷史意義,在歌仔戲的傳承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有別於一般的民間劇團。也有人抨擊這個公立劇團根本不應成立,但游錫堃縣長當初執迷不悟,如今成了燙手山芋;也有人主張劇團應先整頓、改革,才能脫胎換骨,做到真正的永續。
既然各界對於宜蘭縣政府養個公立劇團有如此分歧的看法,文化部為何不能廣納意見後再做決定,反而急著撒錢,定調蘭陽戲劇團必須存在且最好永續發展?
看似幫忙劇團的文化部其實愛之適足以害之。蘭陽戲劇團每年為了預算,每年都在和宜蘭縣議會爭;蘭陽戲劇團每年爭到的預算,一年比一年少;蘭陽戲劇團需要轉型的聲浪,一年比一年大。作為「歌仔戲故鄉」的宜蘭境內,不只蘭陽在做歌仔戲,還有更多的民間劇團也同樣辛勤地搬演劇目、傳承文化。如果文化部真有心幫蘭陽的忙,應召集產官學界立場不同的代表,聚焦於「蘭陽戲劇團」這個議題,彼此大鳴大放地交換意見,聽取支持和反對的聲音繼而尋求共識,讓宜蘭歌仔戲的發展環境變得更好,體質變得更健全。
可惜,文化部急著「消音」、急著「滅火」,採取了最便宜行事的作法:撒錢,而錢一旦撒下去,大家都閉嘴了。畢竟部長出手了,再講下去也顯得多餘。果然,宜蘭縣政府立刻表態要「追加預算」,突顯自己也很「重視歌仔戲」。問題在於這種炒短線的手法,無助於劇團的進步與議題的深化,而等到來年編預算審預算時,劇團又會被檢討,預算遭刪的戲碼又會再度上演。任何有遠見的人皆知,這對蘭陽戲劇團未必是好事。
文化部給蘭陽戲劇團的400萬之中,前瞻計畫佔200萬,而另外的200萬,根據官方說帖:「鄭部長並已指示文化部所屬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加強運用文化部在宜蘭的傳藝園區做為展演平台,支持劇團今年度演出200萬元的經費」。原來只要部長一句「指示」,劇團200萬的演出費就此到手。放眼全國歌仔戲大大小小團隊,幾團能夠?為了支持歌仔戲,就先不檢討部長「由上而下」的程序以及架空傳藝中心權力的實質爭議了吧。不過,以後哪個人再說「國立」單位獨立運作而不受政府高層指示,就去掌哪個人的嘴!
不僅如此,文化部連後續經費也想到了:「請宜蘭縣文化局後續可再為劇團申請文化部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計畫、文化體驗教育計畫等補助,充實經費,並讓劇團成為藝文場館營運的重要軟實力,使藝術持續傳演向下扎根,傳承歌仔戲文化。」
的確,歌仔戲非傳承不可,也必須「持續傳演向下扎根」。但,要申請補助「充實經費」的何止一個公立劇團,文化部看得到蘭陽以外的其他劇團嗎?看得到其他劇團也是「重要軟實力」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