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反黑箱!文策院首宗投資案應公開透明!

今年六月正式掛牌上路的文策院首宗投資案,將與KKBOX集團共同投資創投Studio76(七十六號原子),而該公司現階段募資的1億元中,KKBOX出資5500萬,國發基金挹注4500萬元。對此,文化部表示,要以「國家隊」的力量帶領台灣文化內容產業打「世界盃」。

令外界好奇的是,這個投資案的決策過程是如何形成的?由於審議過程並非公開透明,使得Studio76為何雀屏中選而文策院又為何投資它4500萬,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過去,馬政府的文化施政令人詬病之處,便在於將文化資源集中於少數集團之手,如今,看到文策院挾持國發基金而背後又有文化部撐腰的模樣,是否在重蹈前朝覆轍?

文策院的首樁投資案Studio76,是一間著眼於行動與OTT平台的影視IP投資、開發、行銷與發行公司,除了現階段募資的1億元以外,後續更有日本朝日集團加入股東。換言之,現階段出資4500萬的文策院,名義上也可以說是Studio76的股東,只是拿著國發基金即納稅人的錢,投資了45%,而每位納稅人都有權利一探究竟:由文策院主導的「文化內容」投資,會換來怎樣的「文化內容」與品質?

可惜到目前為止,整個決策既不公開也不透明,就這麼由上而下的被決定了。文策院沒有會議紀錄,文化部沒有會議紀錄,國發基金就在不知名姓的少數人手上,被決定了去向,而鄭麗君的手下、文策院院長丁曉菁,身為投資審議會的主席,並沒有開誠佈公的將整件投資案從頭到尾交代清楚,明顯失職。如果這不是打混摸魚,什麼才是打混摸魚?

根據文化部「文化內容投資計畫作業要點」的規定:「文策院應就審議通過之投資案,檢附投資評估報告及審議會決議等相關文件,送本部備查。」既然文策院已經審議通過了這項沾沾自喜的首個投資案,那麼文化部應有文策院送交的備查文件與報告。攸關國發基金流向與納稅人權益,籲請文化部終結黑箱作業,拿出應有的態度,完整公開,以昭公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